越博动力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贝博bb平台体育 发布时间:2024-12-25 07:57:51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公司主要营业业务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包括整车控制管理系统、驱动电机系统、自动变速系统,适用于不同动力驱动的各类新能源汽车。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汽车制造业”,行业分类代码为C36。2022年,恰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平稳。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影响下,迎难而上,克服了诸多坏因的冲击,走出年中波动震荡,持续保持了恢复增长态势,全年汽车产销稳中有增,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为稳定工业经济稳步的增长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从全年发展来看,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延续了去年的增长态势。其中乘用车在稳增长、促销费等政策拉动下,实现较快增长,为全年小幅增长贡献重要力量;商用车出于叠加因素的运行低位。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全年销量超680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逐步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迎来新的发展和增长阶段。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商用车受前期环保和超载治理政策下的需求透支,叠加国内外宏观因素影响下生产生活受限等因素影响,商用车整体需求放缓。2022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8.5万辆和33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9%和31.2%。2022年,货车分销分别完成277.8万辆和28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3.4%和32.6%;客车产销分别完成40.7万辆和40.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9.9%和19.2%。皮卡分销分别完成52.6万辆和51.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9%和6.4%。注:以上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有关的资料。汽车产业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型产业,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以来,国家相继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等政策以促进行业良性有序发展。具体如下:1、2022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释放出行消费潜力。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全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便利二手车交易。2、2021年2月9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商务领域促进汽车消费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经验做法的通知》,并形成了《商务领域促进汽车消费工作指引》和《地方促进汽车消费经验做法》。将扩大汽车消费和促进产业长远发展相结合,逐渐完备汽车消费政策,有序取消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规定,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加快建设现代汽车流通体系,助力形成较为强大国内市场,促进汽车市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3、2020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显著地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方面提升。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无人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明显提高。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无人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4、2021年12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推动绿色铁路、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机场建设,有序推进充换电、加注(气)、加氢、港口机场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环卫清扫等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全力发展铁水、公铁、公水等多式联运。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铁路、水路货运量占比逐步提升。5、2021年12月9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规划建设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重点推进交通枢纽场站、停车设施、公路服务区等区域充电设施设备建设,鼓励在交通枢纽场站以及公路、铁路等沿线合理地布局光伏发电及储能设施。推动交通用能低碳多元发展,积极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车辆,稳步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内河船舶更多使用清洁能源,逐步降低交通工具能耗。6、2021年9月22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应深度调整产业体系,包括全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层次地融合。7、2021年12月29日,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及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建议》,意见指出引导充电业务运营商、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大型村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旅游景区、公共停车场等区域建设充换电站,优先推进县域内公务用车、公交车、出租车使用电动车,推广新能源汽车在旅游景区和特色小镇的应用。探索建立车桩站联动、信息共享、智慧调度的智能车联网平台,推动新能源汽车成为农村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于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新能源整车厂商提供整体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全体员工在公司董事会的正确决策和管理层的高效领导下,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拓展客户渠道。未来公司将加大产品研制力度,优化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份额,致力于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领航者。公司专门干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新能源整车制造厂商提供整体动力系统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领航者。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体业务、基本的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等未出现重大变化。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包括整车控制管理系统、驱动电机系统、自动变速系统,适用于不同动力驱动的各类新能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适用于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式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氢能源)汽车。公司产品目前主要使用在于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氢能源)汽车有小规模应用。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适用于新能源客车、新能源专用车以及新能源乘用车。公司精准把握前期行业的发展机遇,使自身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在纯电动客车领域、纯电动专用车等商用车领域成功实现了批量化应用,并通过了市场的广泛验证。在此基础上,公司依托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高校资源,借助国家级相关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积极扩大自身产品应用领域,建设以新能源客车、新能源专用车以及新能源乘用车动力总成系统为核心的三纵产品体系,通过利用新能源客车、新能源专用车动力总成系统现存技术与市场,积极布局新能源乘用车动力总成系统,储备新能源乘用车动力总成系统技术与市场,为未来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爆发奠定基础。公司是国内可提供具有自动变速功能的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少数供应商之一,为新能源整车制造厂商提供整体式动力系统解决方案,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全工况等性能优势,竞争优势显著。公司客户涵盖国内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公司在下游整车厂商研究开发新车型时,根据其诉求进行匹配、研发相对应的动力总成系统,并在新车型定型后向其销售。同时,公司重视研发能力的打造,能同时与多家整车厂商的多个车型进行定制化研发、生产,并通过产品销售获取合理的利润。公司优良的技术水平及产品的质量,是报告期内公司盈利的保障。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采购制度,首先由销售部门依据与客户签订的销售合同确定产品需求数量。同时,由公司技术部门与客户进行技术对接,设计产品实施方案、形成物料需求清单,确定原材料需求。最后,采购部门按照需求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并进行物料的采购。为保证公司产品的品质,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包括原材料供应商与外协加工厂商)开发与评审制度。为保证采购质量,公司定期对现有供应商进行评审,按照评审结果,对不符合规定标准的供应商采取停供、限期整改等措施,同时公司也会不断引进符合公司标准新的供应商。对于采购新的原材料以及定制物料的采购,公司会要求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的多家厂商进行报价,考虑其产品的质量、价格、供货周期、对公司的配合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后,确定最终的供应商。公司成立了良好的原材料价格信息收集机制,定期对原材料价格趋势做多元化的分析预测,有效的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企业主要以“订单驱动”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对于新产品,公司会与客户进行技术对接,按照每个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方案设计,样机达到客户要求后签订批量供货协议,接受客户订单,由生产部门按客户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在生产环节方面,对于自动变速器系统及整车控制系统由公司自主完成生产,并对核心功能进行下线检测。对于其他部件,公司采取定制化采购的方式交由合格供应商进行生产,最终由公司对各部件进行统一装配与调试,并将成品通过定制化测试设备进行检测下线、销售模式公司设置专门的营销中心,负责市场运作及销售管理工作,包括市场信息收集分析、市场开拓、客户服务、合同管理等。公司在参考市场价格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客户及订单数量等,采用生产成本加成一定利润率的方式进行产品定价。公司采取此定价方式主要原因为:一方面,采用成本加成方式定价可根据公司自身的预计利润实现情况决定订单的可行性,从而保证公司的利润水平;另一方面,以市场价格为标杆可随时了解市场变化情况,及时对公司定价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依托于核心团队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领域多年的积淀,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公司精准把握了行业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所带来的先机,针对行业的发展趋势,积极进行创新,成功研发了多项核心技术。公司的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基于汽车开放系统软件架构下进行开发,采用模型设计,以经典车辆控制理论为基础,嵌入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以及预测控制等多项先进的控制算法,通过仿真软件在环和dSPACE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建立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模拟车辆真实行驶状况,可以实现由整车控制器根据驾驶员意图、车辆状态、道路环境状况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定和选换最佳挡位。同时合理分配电机驱动和制动回馈扭矩,通过对自动变速执行机构和电机转速的主动同步控制实现自动无离合器换挡,使驱动电机系统始终保持在较为高效的运行区间。另外,公司整车控制策略还集成了故障诊断和安全保护算法,在车辆或核心部件遇到故障的情况下,算法根据故障等级、类别迅速给出降功率、跛行回家等安全防护措施,保障车辆和驾乘人员的安全。整车控制系统通过采集加速踏板信号、制动踏板信号及车辆其他传感器信号,进行即时分析并做出相应判断,给予下层各部件控制器指令动作,驱动车辆正常行驶。整车控制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车辆驱动控制、整车能量优化管理、CAN网络的维护和管理、故障诊断处理、车辆状态监测以及智能辅助驾驶等。研究基于空间结构集成、高压电路集成、弱电控制等集成的动力总成一体化正向开发技术。一体化电驱动总成“机-电-热-磁-液”多物理场耦合机理。公司使用的分布式优化系统可以在大量设计方案中,自动匹配最佳的动力总成结构和最优的控制策略。帮助整车厂实现大、小“三电”系统选型。保证动力系统的高集成度,提高车辆的舒适性,降低动力总成的能耗。高压电路集成-实现电机控制器、电助力转向控制器、DC/DC、电动空压机控制器、高压分配盒、车载充电机等的强电集成控制。弱电控制集成-研究多核整车控制器,实现整车信息交互、故障诊断、自动变速控制、电池管理核心模块和远程监控等一体化集成。空间结构集成-将自动变速器、电机及其控制器一体化集成,取消电机及其控制器的电气连接部件,共用一套冷却单元,实现集中散热,EMC控制和轻量化。自动变速器系统由机械式变速器、选换挡执行机构及控制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根据车辆速度、电机转速、动力负荷等因素自动进行挡位升降,满足整车运行工况,并使驱动电机始终保持在高效运转状态。自动变速器多挡多模式高品质自适应切换控制理论,通过变速器构型优化设计技术、齿轮宏微观参数优化设计技术、高重合度低噪音齿轮修形技术、调速同步换挡技术,打造高转速、轻量化、高效率、长寿命等特点专用变速器。本技术是基于整车控制算法,集成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算法模块,通过车辆仿真模型开发出适用于不同新能源车型优良动力性和经济性选换挡控制规律的一项核心技术。公司将预先开发完毕的自动变速程序烧录至整车控制器中,由整车控制器采集车辆行驶信号,并对驾驶员操作意图、车辆运行状况以及行驶环境进行综合判断。根据车辆不同的行驶工况,对换挡规律进行自适应的修正,计算分析当前车辆的最佳运行挡位,判定合适的换挡时机,向变速器控制模块下达指令,实现智能化自动变速操作。另外,公司的自动变速控制算法是基于对执行机构与驱动电机主动同步控制,高效的控制策略,使换挡执行机构的控制更加精确。越博动力的驱动电机为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高,功率因素高,效率高等优点。研究开发高效高功率密度电机、优化电机热管理设计、结构设计和轻量化设计,通过高效、高可靠驱动电机控制、高压多合一控制器高密度集成设计、高压多合一集成控制器效率最优控制,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与转化及成本控制。(1)在设计过程中,通过电磁仿真、热分析、结构仿真、模态仿真等手段,确保驱动电机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效率;(2)采用高性能永磁材料,轻量化的结构设计,提高永磁体的利用率,提高驱动电机的功率密度、转矩密度及效率,降低了驱动电机的成本;(3)研发高转速电机,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既可以节省电机的生产材料,降低电机的重量,节约成本,又可以满足对体积、尺寸有特殊限制的应用需求。公司根据自身产品的特性,定制化开发和设计了多项检测程序及设备。对于整车控制器,公司专项开发了整车控制器下线检测系统,对整车控制器的各个模拟、数字及负载驱动信号进行系统性的功能检测。对于出现故障品,系统会自动弹出窗口提示故障原因。高效、灵活且兼容性强的整车控制器下线检测系统有效保障了整车控制器的下线品质。对于自动变速器,公司依据其核心工作原理定制化开发了自动变速器跑合测试试验台,通过自主编写的变速器测试算法,根据不同变速器的型号实现定制化跑合测试,对变速器进行充分磨合,并对异常品进行排查。对于动力总成,公司采用测功机对动力总成系统进行效率测试,同时结合转矩与转速传感器,在测功机不同负载下对动力总成的转速及转矩响应速度进行检测。公司的下线检测技术为保障公司产品品质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公司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与能量回收技术是基于整车控制策略下,设计的等效能耗最小化控制策略算法。该算法以永磁同步电机高效区最优经济扭矩曲线为基点,根据纯电动汽车的车速-时间历史曲线信息模拟不同的道路工况,并针对每一种道路工况定制化匹配一套优化控制参数,对纯电动汽车各工况下整个动力系统的效率损失、名义能耗进行优化,以获得系统瞬时最优工作点。然后对各个状态变量进行动态再分配,重新进行传动比的选择,控制扭矩使永磁同步电机始终工作在最优经济曲线效率区间。同时,在电动车辆制动或减速时,策略通过精确采集车辆制动参数,合理地分配制动力矩,从而实现高效的能量回收。公司本项技术可以使纯电动汽车在不同行驶状况下,通过采取相应能量管理及能量回收策略,合理分配电机输出扭矩,从而减少能量损耗,提升整车续航里程。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是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系统主要部件包括:空气压缩机、加湿器、氢气循环泵/引射器、冷却散热器、系统控制器、单电池巡检等。自主研发了覆盖60-110kW功率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可实现-40℃低温储存和-30℃低温冷自启动的性能要求。功率密度高、环境适应性高、耐久、安全、可靠性高;功耗低、噪音小、成本低。该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根据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输入、输出要求和系统设备的特点,实现了系统结构的创新设计,完成了系统的高度集成和优化匹配。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了国家检测中心的强制检测,并进行了实际的车辆安装应用。适用于中、重型卡车、城市和公路客车、特种车辆、客车以及各类船舶、农业机械、工程设备等各类车辆领域。公司建立了科学严谨、开放高效的科技平台,科技平台通过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可使研发机构及公司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共享,从而形成强大的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研发系统,研发成果迅速转换成产品,并规模化生产。公司管理团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生产、管理、技术经验,能够快速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并制定相应经营规划,以适应行业环境和政策的变化,增强公司整体经营能力。1、董事长兼总经理贺靖先生,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曾任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并直接参与经营管理,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在2015年、2016年、2017年,产销新能源纯电动物流车分别为5,000辆、10,400辆、13,100辆(其中氢燃料汽车530辆),连续三年产销量在物流车品系国内第一。贺靖先生在汽车领域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较强的运营管理能力,是兼具经营和业务储备的复合型人才。2、副总经理张茂勋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内燃机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曾主要任职于跃进汽车集团南京汽车研究所、新加坡Univac precision engineering、Flextronics Mould Co Ltd、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汽车行业深耕多年,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行业的实操经验。报告期内,公司采购模式、生产模式及销售模式等经营模式,主要客户及供应商构成,税收政策等方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经营状况正常。2022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因素影响,汽车行业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冲击,全年汽车产销稳中有增。但商用车仍处于低位运行状态。2022年,公司发布了多次控制权变更的提示性公告,最终公司控制权于2022年11月30日变更为湖北润钿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鉴于上述情况,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情况受到较多冲击,但目前生产经营情况已逐渐恢复正常,公司经营管理层将专心经营企业,使得公司可持续发展。面对新的行业形势及市场环境,为解决新能源汽车节能降本、增加续航里程的行业痛点,公司推出了更加贴近客户的真实需求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高性能、低能耗、系列化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产品。公司开发出全新的重卡动力总成方案,依靠提高电机和变速箱的转速,实现电机扭矩需求的降低,该方案满足了整车厂对整车轻量化和降本的需求,动力系统性价比更高,同时有助于实现整车轻量化,降低能耗。公司针对工程机械矿卡、装载机的特殊市场,推出电机直驱和高速电机减速箱方案,依靠多电机集成技术,实现动力系统故障率的降低,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公司针对全系列的动力系统产品,开展高转速电机的预研,匹配合适的减速箱或者变速箱、电驱动桥,实现公司在研动力系统的平台统一,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受国内外宏观环境对汽车行业冲击、公司内部控制权变更以及公司内部较多诉讼及银行贷款逾期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229.69万元,同比下降53.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04.52万元,同比下降7.27%;期末净资产为-8,991.42万元。报告期内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主要有以下原因,1、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3.61%,固定成本分摊较高,导致毛利为负;2、本期期间费用总额1.42亿元,同比下降30.35%,当期业务无法覆盖期间费用;对此公司积极将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盈利能力,1、继续聚焦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的主业发展,充分发挥现有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积极开拓优质市场客户,增强公司持续盈利能力;2、持续跟进原材料市场行情报价波动和供给情况,保证产品持续生产及控制成本;3、进一步优化完善内部管理,加强对各项费用的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4、加强风险管理,规范运作,有效提升公司管理水平,促进公司业务良性发展。2022年度继续发挥与推进公司动力总成系统在商用车、专用车领域的优势市场地位,对接合作车型项目百余项,全面覆盖了微面、轻卡、中重卡、客车等车型,进一步巩固了在商用车、专用车领域的优势地位。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拓优质新客户,逐步降低单一客户依赖风险,优化公司客户结构,在原有一汽解放000800)、中通客车000957)、上汽、宇通集团、长安客车、东风、航天科工、徐工机械000425)、北奔重汽、宏威新能源、广西柳工000528)、开沃重工、同力重工等重要客户基础上,公司营销人员展开多维度营销网络布局,积极开拓优质新客户,与广西玉柴、南京金龙、东风华神、东风股份601515)及中国华能等客户的合作取得了进一步进展,形成了样机、小批量、大批量供货,涵盖装载机、换电矿用车、物流车、重卡等产品系列,为2023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客户基础。(1)报告期内,开封市科学技术局发布了“关于公司2021年度新型研发机构备案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认定名单的通知”,公司子公司河南越博成功获评新型研发机构称号;(2)报告期内,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合作平台电车人发布了“2021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100强”榜单,公司成功上榜驱动系统类商用车动力系统。(3)报告期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河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和郑汴洛濮氢走廊规划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公司子公司河南越博的越博动力氢燃料电池项目被列入重点项目清单;2023年,公司将适应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始终坚持以主业为核心发展,未来将继续巩固和提高现有主营产品的市场份额,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同时积极顺应新能源汽车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发展趋势,深入挖掘市场机会,积极布局相关领域,进一步推进公司电子通讯领域业务。充分发挥公司深耕新能源汽车行业多年的行业资源、丰富的经验及售后服务,加大研发力度,致力于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领航者。公司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领域率先挺进新能源重卡、特种车辆市场,尤其在固定场所的矿山、港口、码头纯电动重卡,和固定线路的渣土车、环卫车等领域;公司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取得了率先突破,产品得到了市场和客户认可。同时加大力度拓展轻卡业务领域,凭借公司深耕新能源汽车行业多年的行业资源、丰富的项目经验、技术水平及售后服务,完善公司新能源动力总成系统业务布局,力争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供应商。根据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公司确立了“立足商用车、布局乘用车”的发展思路。在新能源客车领域,研发出了6米至13米及以上客车全系列产品;在新能源专用车领域,实现了2.5T至99T的新能源专用车市场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布局乘用车,已成功研发出电机功率从40KW到150KW不等的多种新能源动力总成乘用车方案,可以适配众多A00/A0/A级(或:微型、小型、中型)乘用车型。未来公司将继续开拓电子通讯领域业务,进一步推动产品落地,根据业务需求拓展产能,做到质量无投诉、交付无延误及安全无事故;积极开拓市场,挖掘潜在客户,以高效率、高质量及及时性的服务品质吸引更多优质客户,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增强公司持续盈利能力。作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秉承以动力系统为核心,氢燃料电池项目、智能网联为两翼的发展战略紧抓机会,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重视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经试验验证,成立氢动力系统研究所,公司动力总成系统同样适用于以氢燃料为动力驱动的新能源汽车。目前公司的动力总成系统已批量应用于部分新能源氢燃料汽车。未来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相应国家及地区的行业政策,持续推进氢燃料动力总成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及落地,完善氢燃料产业布局,助力公司发展。1、管理方面,持续推进平台化、系统化战略布局,识别战略机会,寻找业务延展空间。梳理核心业务及构架流程,优化企业自身的结构效率,稳健增效。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全面构建内部风控体系,建立重大风险管理策略和问题解决机制。持续优化人力资源及文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集团干部队伍能力与素质建设,保障业务和企业发展。2、营销方面,全力推进价值营销,着力市场营销职能深化建设,提高市场开拓能力与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明星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3、研发方面,继续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创新水平,保持核心竞争力。4、制造方面,加强供应链的升级,满足客户对交付与质量的要求,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上述经营计划并不代表公司对2023年度的盈利预测,能否实现或超额完成还取决于国家政策、市场状况、公司战略实施进度等多种因素,存在不确定性,提请投资者特别注意。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柱,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汽车产业发展状况与宏观经济波动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近年来,国家各部门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汽车的产销量和保有量不断提高,上述政策也为公司经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空间。但自2018年以来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采取了退坡式的补贴机制,即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金额逐年降低,在这种机制下,未来可能出现因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减少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不利情形。另外,如果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落实,或新出台的政策发生了不利于公司的变化,将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顺应国家政策要求,练好内功,满足国家补贴政策要求。按照公司质量控制体系有效运行,不断规范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公司经营适应监管政策变化,防范政策性风险。尝试进入电子通信领域,为公司业绩培育新的增长点,分散因政策变化而带来的经营不利的影响。公司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器、机械变速器及其他配件等。若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者主要供应商经营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原材料供应短缺或不及时、价格上涨或原材料不能达到公司生产所要求的质量标准等情况,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应对措施:通过生产工艺改进,降低产品材料消耗;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能,摊薄固定成本;通过产业链多方面合作,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实现产业链共赢。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使得产业竞争加剧,整个产业也将逐渐进入成熟期。一般来说,随着产业从成长期逐渐进入成熟期,市场竞争加剧,将导致产品价格逐渐降低。应对措施:持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术、高品质产品;通过规模化量产、发挥规模效应以降低成本。公司应收账款较大,存在应收账款逾期或出现坏账损失的风险;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存在流动性风险。应对措施:持续研发,提升产品品质,增强核心竞争力,逐步加强公司的话语权与议价能力,缩短信用账期;逐渐减少与信誉度较低的客户交易;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力度;推出新产品及开辟新的业务领域,为公司收入培育新的增长点。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存在一定的季节性,上半年为公司产品销售淡季,下半年为公司产品销售旺季,这主要与公司所处的行业特性相关。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而新能源汽车市场受政策影响明显,政府政策一般于每年一季度颁布,公司客户整车厂从政策发布,到计划、排产、采购、产生等有一定时间周期,一般下半年较采购较多。自上市以来,公司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更趋复杂,公司在经营决策、风险控制和贯彻实施等方面的难度将增加。因此,若公司不能持续完善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或不能进一步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则将面临一定的管理风险,可能对公司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应对措施:公司将根据集团化发展需求,进一步细分业务板块,完善母公司、子公司之间的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起与集团化发展相适应的内部运营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整体运营健康、安全。公司将持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集团公司内部企业价值观一致、企业经营理念和员工观念和谐一致,以健全的制度和先进的企业文化保障集团科学、高效运营。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技术水平发展也较快。公司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采用永磁同步电机集成自动变速器一体化技术方案。如果未来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技术或方案出现重大的变化,则可能出现技术先进性风险。应对措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创新,布局行业前沿技术,紧跟或引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建立研发决策机制,对每项研究项目的立项均严格进行市场需求及技术可行性等方面的论证;建立研发全流程监控,通过事前预测,事中评估,控制研发风险。公司为保持技术的领先性,在产品性能优化、软件开发、新产品方案设计等方面需持续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如果研发投入不能取得预期的技术成果,技术成果不能有效地实现产业化应用,或技术成果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公司的研发投入将可能无法有效转换为技术优势。应对措施:继续加强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使研发机构及公司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共享,从而形成强大的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研发系统,研发成果迅速转换成产品,并规模化生产。
12月23日晚间公告集锦:中国能建子公司联合体中标69.29亿元EPC总承包项目
打开高阶智能手机全大核计算新阶段 MediaTek推出天玑8400移动芯片
高盛预计MSCI中国指数2025年盈利将增长7%,2026年将增长10%
首批债市违法违规处罚名单基本确定,主要涉及扰乱市场行情报价、利益输送、出借账户等